小暑至,盛夏始!养生有方,健康入伏!
发布时间:
2025-07-08
小暑至,盛夏始!养生有方,健康入伏!
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”当热风轻拂,小暑悄然而至,标志着盛夏正式登场。此时,天气愈发闷热潮湿,人体极易受到暑湿之气的侵袭,养生刻不容缓,掌握正确方法,才能健康安稳地迎接三伏天的挑战。
一、小暑时节重养心
中医认为,夏季与心相应,小暑时节,高温暑湿容易让人心烦意乱、疲惫乏力。心主神明,心安则神宁,神宁则体健。在这个时节,养心是养生的关键。
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。遇到烦心事时,不妨做几次深呼吸,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。也可以培养一些宁静的爱好,如绘画、书法、下棋等,在专注中让内心归于平静。此外,充足的睡眠对养心也至关重要。夜晚早睡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;午间适当小憩,哪怕只是闭目养神十几分钟,也能让心脏得到放松,缓解疲劳。
二、暑湿交蒸注意防病
小暑时节,暑湿交蒸,各种疾病容易趁虚而入。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,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,人体散热不及时,就容易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中暑症状。因此,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,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,如戴帽子、打遮阳伞、涂抹防晒霜等。
同时,还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。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,食物容易变质,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,就可能引发腹泻、腹痛等肠道疾病。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,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和处理。一旦出现身体不适,如发热、腹泻等,要及时就医。
三、清淡饮食及时补水
夏日饮食不宜过饱,通常吃到七、八分饱就可以了,但一定要注意全面、均衡的营养搭配。尽量少吃辛辣、油炸的食品,这些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,刺激肠道黏膜,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。
小暑时节,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如黄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梨等,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,既能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营养,又能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。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,如薏米、赤小豆、冬瓜等,帮助身体排出湿气。
及时补水也是小暑养生的重要环节。夏季出汗多,身体容易缺水,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。每天饮用足够的水,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但要注意,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,以免加重心脏负担。可以选择喝一些淡盐水或绿豆汤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补充电解质,起到清热解暑的效果。
小暑已至,让我们遵循养生之道,重养心、防疾病、调饮食、多补水、护肠道,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,迎接三伏天的到来,畅享夏日的美好时光!
益生菌
发酵剂
上一页:
相关新闻